[1] 與北京大學馬滟青教授課題組合作,國際上首次完成了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雙希格斯粒子産生的電弱修正計算。該工作将雙希格斯粒子産生的理論預言提高到了新的高度,并有助于實驗學家進行對雙希格斯粒子産生的測量與檢驗。該工作得到了大量理論學家同行和實驗學家的關注。本人受邀代表課題組在美國召開的“第12屆大型強子對撞機物理會議”以及在韓國召開的“精确計算與對撞機唯象學研讨會”上做出報告。并在國内近10次相關會議上做出相關結果的報告,其中多次為受邀報告。
[2] 與RWTH亞琛工業大學Malgorzata Worek教授課題組合作,對在大型強子對撞機上頂誇克對伴随W玻色子或2個底誇克噴注的産生進行了詳細的研究。我們提供了國際領先的理論預言,并且與歐洲核子研究組織ATLAS實驗組的實驗學家們進行了廣泛且深入的合作,為他們的實驗測量提供理論預言的支持。